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豆豆小说网www.congoinfocu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嘉靖对于铸钱还是十分重视的,并颁下圣谕,要求“户部仍会同工部查累朝未铸铜钱俱为补铸与嘉靖通宝兼用,如民间敢有阻抑不行使制钱者,缉捕重治”

说白了,嘉靖就是想恢复银-钱二元货币体制,用铜钱取代已经无法流通的宝钞,但是大明的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嘉靖这么做。

按照之前严嵩和户部测算的数据,铸钱一万文,约需用银3.45两。算下来一两白银可以铸造铜钱2900文,而现在的银钱比价是多少呢?

若是新的嘉靖制钱,一两白银可折钱1400文,若是旧钱,一两白银折钱2100文,朝廷的官价是多少呢?一两折钱七百文,看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实际上铜料价格上涨造成银钱的官方比价升高,市场银钱比价应该随之下降。但是此时国家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为了纾缓财政危机,国家广开铸局,肆意鼓铸大钱,钱式混乱。制钱滥恶,贱已极矣!

这种情形之下,银价自是愈来愈高。以致于出现银一两可兑铜钱2400文、3000文这样的悬殊价格。据当时人记载,当时朝廷对银钱兑价有严格规定,银钱比价不得超过1∶ 1000。甚至派出厂卫负责缉查,一旦发现违规兑换者即严惩不 贷。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维持住国家所规定的银钱比价。

因此就在当时人的记载中就看到了银钱兑换市场出现了一些戏剧性的场景,桌面上按一比一千兑换,余下的1400文则于桌下私授或少转再取以此掩人耳目。

铜价越贵,朝廷的制钱就越烂,银钱比价就越高,朝廷铸钱就越没有利益,形成恶性循环,国家的钱法当然废弛已极。

说白了,大明的铸钱从来没有过考虑过经济因素,铸钱起初就不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行大明宝钞和白银崛起导致货币化的目的相同,完全是出于国家财政需求。

李春芳给朱载坖讲了他在翰林院修史时看到的一段记载,弘治十八年,孝宗君臣论钱法时,大学士刘健、李东阳等人奏答:今国用不充,府县无蓄,边储空乏,行价不偿。 正公私困竭之时,铸钱一事最为紧要。

李东阳一语道出铸局铸钱的真正目的所在,就是:今财用不足,惟铸钱一事可助国计!当今为理财之计者惟钱法、门摊二者可讲耳。夫天子所以开利源而不竭者惟钱耳。何也?盖财之所出不过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皆有限极。惟钱之用不穷者,以能权其轻重,而伸缩之数在我制之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

春光不外泄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教父,下一届话事人! 洪武十五年,大明皇太孙逝,天空一声巨响,我朱英闪亮登场! …… 朱元璋:咱看你的东西挺新奇的,咱很感兴趣,钱不是问题。 朱英:我认钱不认人,给我钱,我帮你做事! 朱元璋:我也是比较感兴趣,不保证一定买。 朱英:不关我事,既然你找我,买不买都要给! 朱元璋眼皮子一跳,这小子还挺……猖狂! …… 朱英:我背后是整个大明,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如果不愉快,那大家
修仙 连载 63万字
综武:签到成神,我被李寒衣尾随

综武:签到成神,我被李寒衣尾随

枫桥荧火
苏辰穿越综武世界,成了一名江湖郎中。 本以为自己会浑浑噩噩一辈子,却在无意间救下李相宜,开启签到成神系统。 于是,苏辰架着一座莲花楼,带着病号李相宜四处游历江湖。 新手大礼包,奖励「太玄神功」。 签到无双城,奖励「万剑归宗」。 签到雪月城,奖励「大河剑意」。 签到武帝城,奖励「神象镇狱劲」。 一路上,苏辰马踏徐谓熊,问剑李寒依,拳打耶律至舞,拐带尸祖将臣…… 就这样,一人一楼一病号,很快便名震江湖
修仙 连载 121万字